黃瓜種植過程中,常出現病癥及如何判斷?并從施肥方式上如何提高黃瓜抗病性介紹相應的黃瓜專用高鉀型硫酸鉀復合肥產品。
1、黃瓜枯萎病
診斷:
莖基節間黃條斑,晚間恢復白天蔫。
病部縱裂流膠沾,維管變褐是特點。
嫁接黃瓜接口染,逐漸向上再發展;
病株后期莖基裂,潮濕紅霉莖節顯。
2、黃瓜白粉病
診斷:
正反葉面白粉點,擴大成圓白粉斑。
溫暖高濕連成片,很像葉面撒白面。
后期嚴重生黑點,葉片易脆功能完。
3、黃瓜細菌性角斑病
診斷:
角斑霜霉易混淆,真菌細菌先知道。
病斑形狀呈多角,霜霉大而角斑小。
霜霉病斑黃褐色,角斑病斑灰白淺。
前者葉背生黑霉,后者葉背膿液白。
霜霉病斑暗無光,多角病斑能透亮。
棚室三至四月份,天陰寡照大發生。
4、黃瓜霜霉病
診斷:
葉片呈現水浸斑,擴大后受葉脈限。
病斑多角褐色變,后期病斑匯成片。
潮濕葉背霜霉連,嚴重全葉干枯完。
5、黃瓜灰霉病
診斷:
病菌多從殘花染,密生灰霉幼瓜爛。
病花脫落染葉片,葉片形成大病斑;
或圓或扁無規范,病斑邊緣很明顯。
被害部位霉可見,莖稈感染也腐爛。
6、黃瓜褐斑病
診斷:
溫差過大濕度高,病害發生的前兆。
危害葉莖和瓜果,葉片病狀須記牢。
中下葉片發病先,逐漸向上再擴展;
初期褪綠小病斑,后期不規或形圓。
多角病斑葉脈內,黃褐病斑不裂穿;
濕時斑擴連成片,最終整葉全枯干。
幼果發病先腐軟,淺灰霉物生上邊;
最后病果全縮于,病株葉片易脫落。
7、黃瓜炭疽病
診斷:
黃瓜幼苗病若染,子葉邊緣褐圓斑。
幼莖受害呈縊縮,嚴重之時苗快倒。
莖和葉柄斑長圓,水浸淡黃稍凹陷。
病染葉柄和蘋蔓,環切一周即枯完。
葉片如果把病感,水浸小斑長卜面;
繼續擴展顏色變,病斑紅褐形近圓;
外圍黃暈布一圈,同心輪紋顯病斑;
病斑后期長黑點,粉紅黏物上邊產。
空氣干燥環境變,病斑暈圈不明顯。
葉斑多時成大塊,中部破裂孔洞穿。
病瓜初期水漬點,擴大以后褐色陷;
后生紅色豁稠物,干燥開裂果肉露。
8、黃瓜黑星病
診斷:
侵入瓜條和葉莖,各個部位都發病。
受害幼莖水浸斑,不規條斑或橢圓;
凹陷龜裂色黃褐,潮濕之時黑霉多。
幼嫩葉莖生長點,發病癥狀最明顯。
瓜條受害色綠暗,病斑凹陷呈橢圓;
琥珀膠物溢斑面,龜裂瘡癡中凹陷;
瓜條彎曲畸形變,濕時病斑灰霉顯;
葉片受害近圓斑,邊緣皺縮是特點;
星狀開裂黃褐淡,病斑不受葉脈限。
9、黃瓜蔓枯病
診斷:
蔓枯危害葉莖稈,葉上病斑形狀變;
病斑沿緣內發展,V字形狀或半圓;
顏色黃褐或褐淺,病斑易碎紋不顯;
上面密生小黑點,病葉常常不脫稈。
莖蔓感病橢圓斑,還有梭形稍凹陷;
病斑黃褐溢黏物,黏物琥珀樹脂膠。
病部黑爛易折斷,上面散生小黑點。
莖表莖內漸發展,維管沒有褐色變。
10、黃瓜病毒病
診斷:
病株幼葉花葉斑,黃綠深綠相互間;
株小葉皺葉背卷,莖和節間都縮短;
瓜生褐斑畸形變,夏秋季節多常見。
蚜蟲粉虱多傳染,噴藥殺蟲**當先。
11、黃瓜葉斑病
診斷:
葉片病斑不規范,圓或近圓散葉面。
顏色呈褐至灰褐,出現灰霉環境潮。
葉斑炭疽容易混,前后癥狀要分清。
12、黃瓜細菌性緣枯病
診斷:
葉莖瓜條卷須莖,全部都能感染病。
葉緣感病水浸點,擴展色褐不規斑;
有時沿緣向內展,形成楔形壞死斑。
瓜條多由瓜柄染,形成褐色水浸斑;
瓜條黃萎失水硬,高濕病部常溢膿。
表面結露溫差大,空氣潮濕引病發。
一般鉀肥能提高增強植物的抗逆性,能使作物體內可溶性氨基酸和單糖減少,纖維素增多,細胞壁加厚;鉀在作物根系累積產生滲透壓梯度能增強水分吸收;鉀在干旱缺水時能使作物葉片氣孔關閉以防水分損失。因此鉀能增強作物的抗病、抗寒、抗旱、抗倒伏及抗鹽能力。改善作物產品品質提高糧食作物蛋白質的含量、油料作物的粗脂肪和棕櫚酸含量、薯類和糖料作物淀粉和糖分含量;增加纖維作物及棉花的纖維長度、強度、細度;調整水果的糖酸比,增加其維生素C的含量;改善果菜的形狀、大小、色澤和風味,增強其耐貯性。
常見黃瓜專用肥配方推薦有紅色勁典純硫酸鉀復合肥45%(18-5-22),提高黃瓜產量和品質。